读书笔记 |《与内心小孩的对话》第2期-我从不知道这是一种病 www.lovecunzhen.com Tel:010-87660617 作者从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时期入手, 深入剖析了童年阴影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进行逐步治疗,帮助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重建自我。 大家好,我是存真心理的思文老师, 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学习《与内心小孩的对话》这本书,并分享我的读书笔记! 拥有不理想的童年,其实你并不孤单 本书即是治愈童年创伤的良药。 第一章 我从不知道这是一种病
边缘性人格障得这个词,描述了一种不能调节、掌握自身情绪,并在内心深处害怕被抛弃的病态。 由于其症状多样、程度各异,许多医生都无法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即便确诊诊,很多生也不确定应当怎样治疗,考慮到这种心理失调疾病的复杂性,许多医生都对治疗方案犹豫不决。
沉默应对 我们在新闻媒体上很少见到关于边缘性人格障得的内容,考虑到在美国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数,以及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获知的这种疾病对患者家人的持续折磨,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人谈论边缘性人格障碍。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 可能就是没有什么特效药或速效疗法可以让患者康复并迎来幸福的未来 边缘性人格障碍太过复杂,无法用简洁鮮活的大字标题描述出来,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话题又太过沉闷。 而且,也没有哪个名人站出来讲述他们与这种心理失调疾病作斗争的经历。 事实上,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名人几乎都名声不佳。可以说,声称自己在和边缘性人格障碍作斗争并不能给名人带来什么好名声, --“我一直以为是我疯了"; --“我就知道有什么不对,但我没办法确切指出来到底是什么不对"; --“我只知道这种生活,我还以为这就是正常的”; --“小时候,我们如履薄冰,但我不知道其他孩子的生活并不是这样"。 很多人在第一次读到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文字描述时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边缘人格患者的表现各式各样,且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 有时候,他们显得完全正常、理性,理解自己所处的位位置,容许身边的人自己探索感知现实。同样地,当他们表现“出格”或极度愤怒的时候,这种爆发会极其的强烈,以至于爱他们的人会强烈地怀疑是启已做错了仕么オ引发了这剧烈的情绪爆发。
性别差异 边性人格障碍通常被当作是性虐待的产物,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确诊的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根据许多研究的结果,边缘性人格障碍与性虐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但简单地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将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忽略了先天原因、虐待的严 重性等等因素;其他类型的创伤和疏忽也应当被考虑在内。 女性边缘人格患者多于男性的一些可能原因: 女性在社会上更容易接收到前后不一、无效的信息 社会要求女性更依赖别人, 因此,她们对拒绝更加敏感。 此外,男性在存在心理问题时通常不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助因面,他们的回题也更不易被诊论断。
笔者感悟; 这一个章节的学习阅读,让我初步了解了边缘性人格的概念和一些病理表现形式,更让我深入知道了为什么这个病的报道和研究文献那么稀少。这让我对边缘性人格的深层心理状态有了更多好奇和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它,很期待下一章节的继续阅读学习。 版权信息: 书名:与内在小孩的对话 作者:金伯利·罗斯 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 译者:王小亮 读书笔记整理: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