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与内心小孩的对话》第5期-我从不知道这是一种病D www.lovecunzhen.com Tel:010-87660617 作者从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时期入手, 深入剖析了童年阴影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进行逐步治疗,帮助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重建自我。 大家好,我是存真心理的思文老师, 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学习《与内心小孩的对话》这本书,并分享我的读书笔记! 拥有不理想的童年,其实你并不孤单 本书即是治愈童年创伤的良药。 第一章 我从不知道这是一种病 5.不断地企图自杀、威胁 大约8%到10%的边缘人格患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另外一些则可能威胁自杀、自杀未遂或者把威胁自杀当作一种传达绝望、企图唤起他人反映的工具。 一位边缘人格患者的成年子女还记得自己析求父亲不要和母亲离婚,因为她确信一旦离母亲就就会自杀。
他们的子女可能会感觉到: ◆如果边缘人格患者死亡、或者企图自杀,那都是因为我。 ◆我有责任保护他/她使他们不受仿害,免于死亡。 ◆我很坏;如果我再乖一点,我的父母就不会伤害他/她们自己了 ◆別人的(负面)反应都是因为我,都是我能够控制的
6.情绪多变,情感反应极端,在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里反复表现愤怒或焦虑。 许多成年子女形容他们那边缘人格父母的情绪变化从快乐仁爱到狂暴恐怖只需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患者本人通常不记得一一或者声称不记得自己在发狂时说了仕么、做了什么。 子女甚至会一直感觉,一旦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我都迫不及待地要去享受以防事情突然之间发生逆转。
患者的子女们可能会感觉到 ◆我永远无法得知下一个小时我将面对什么。 ◆我学会了了去注意那些最最细微的线索,以便在突变发生前有所准备 ◆我不相信你告诉我的话,因为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后,你就会,并且极有可能改变主意。 ◆最好不要对周围的情形或取得的成就表现得过于兴奋,因为我的快乐可能会引发剧烈的反应。 ◆还是不去享受好东西来得更客易一些,因为幸福过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耻辱。
7.持续性或经常性地感觉被掏空、内心空虚或虚假。 边缘人格患者常会告诉治疗师,他们感觉极度无聊,或者内心深处感觉空虚,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滥用药物和酒精,迷恋金钱和财产,或者自我伤害。他们缺乏支挥自我的核心,缺乏可以依赖的自我意识,他们感觉无法自控,要依赖他人,充满受害者情结。 尽管边缘人格患者时不时地会激烈爆发出来,但他们的家人、亲友和治疗们却 常常觉得,他们空洞、虚弱。
子女感觉跟不知道父母会什么时候会发作,或者因为什么未知的理由而受到处罚。然而绝大多数时候,父母的表演都会可悲地失败,然后她会因为自己表现出来的缺陷而责备子女,很长时间里来,父母都使子女确信,我们受到这种待遇是我们活该,告诉别人只会令自己再次 蒙羞。
患者子女的感受可能包括 ◆我无法依靠你,你的心思不在这儿。 ◆我必须管好自己的嘴,保护好你,不然… ◆我要为你的自我意识负责。 ◆让你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我的责任。 笔者感悟; 这一章给我的感觉是,边缘人格父母的很多症状容易让子女感觉父母甚至家庭的问题都是子女造成的,所以子女是不好的不对的,子女需要为父母的情绪问题负责任, 这样的影响危害很可怕,既会让子女无法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也会造成关系中的严重越界,界限不清晰,这对子女成年后的各种关系,尤其亲密关系的危害太大了,看的我很心惊胆战,更感觉到这本书学习的必要性,子女的成熟成长真的需要剥离掉这些父母强加给我们的错误观念,来重塑自我,重新认识自己。
|